2023年,美克家居营收实现41.82亿元,净利润实现-4.63亿元,同比下降56.87%,收获两连亏。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亦亏损1.55亿元
标点财经研究员 卓逸
美克国际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8%;实现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降56.87%;实现归母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降55.58%,净利润迎来四连降。此外,该公司2024年一季度亏损1.55亿元。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自从2020年开始,美克家居的业绩情况便出现下滑的趋势,如今已是第二年亏损,销售费用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净利润。
门店数量收缩
美克家居成立于1995年,2000年于上交所上市,是家居行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家具及配套家居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营家居产品的国内零售和国际品牌批发业务,拥有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具备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端到端垂直一体化价值链。旗下品牌产品覆盖实木成品家具、沙发、家居饰品、睡眠用品、定制柜类等。
美克家居主要有三种分销模式。在国内直营连锁模式下,主要为个人客户服务,以前期全案设计服务为引导,为客户提供置家方案,实现客户下单。截至2023年末,公司拥有141家直营门店。在国内加盟业务模式下,公司客户为加盟商,通过对加盟商进行系统化培训赋能与支持,拉动加盟商业务增长,实现公司产品的销售。截至2023年末,该公司拥有加盟店293家。在国际批发模式下,美克美家以Caracole、A.R.T.、Jonathan Charles和Rowe四大品牌为核心,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4000个家具零售门店进行销售,同时也覆盖设计师、电商等渠道,通过销售中间商,实现产品的全球销售。
2023年美克家居实现营业收入41.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8%,其中,国内直营连锁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营收占比约为52%,国内加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营收占比为约6%,国际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49亿元,营收占比为约42%,各销售模式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对此,美克家居方面解释称,主要受房地产市场承压整体仍处在低位调整期等综合因素影响。
事实上,在2021年经历了当年新增100多家加盟店后,美克家居近年来的门店数量处于逐渐收缩的趋势,门店数量由2021年的503家减少到2023年的434家。可见,家居行业在当前环境中仍面临巨大挑战,国内直营与国内加盟业务营收占比始终处于下降趋势。
2024 年,美克家居降本增效的脚步没有停歇,公司将进一步提高盈利门店占比,针对亏损与低效门店制定盘活、处置方案,采取关闭、引进内外部合伙人等多种方式实现门店结构优化和业绩改善,实现轻资产化运营。
近年来,美克美家国际批发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由2021年的32%提升至2023年的42%左右,美克家居表示,在国际业务板块,公司持续加强团队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销售增长。2024年将提高美国国内市场竞争力,以美国团队和展会为营销杠杆,积极扩大国际销售的力度。
除此之外,美克家居艺术家居新零售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通过公司旗下的美克洞學館举办了“穿越千年——龟兹石窟艺术展”等系列展览,实现艺术与家居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出艺术家联名款设计,从而收获较好的引流效果和优质客群青睐。
销售费用率远高同行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期间费用率居高不下是制约美克家居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阻碍。2021年至2023年这三年,美克家居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1%、48%和52%,已超过营业收入的一半,直接侵蚀净利润。
其中,销售费用的支出是大头,主要包括职工薪酬、资产使用费及折旧摊销、广告宣传费、办公业务费、客服费用和佣金等。近年来,美克家居的销售费用率居高不下。2021年至2023年,美克家居销售费用分别为15.10亿元、15.05亿元和14.99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为29%、33%和36%,销售费用率均值超过30%,与同行企业相比处于高位,达到了同行2—3倍的水平。2023年欧派家居、顾家家居、帝欧家居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70%、17.52%和6.96%。
如何才能使公司摆脱亏损困境,美克家居给出了答案。2024年,该公司将聚焦降本增效、业务转型以及组织效能优化三大核心领域。对于降本增效,美克家居第一个行动便是出售全资子公司。为了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美克家居将持有的上海美克100%股权转让给美俊汇实业,交易对价为1.62亿元。
据悉,上海美克主要为美克家居合并报表范围内主体提供仓储及配送服务,2023年实现440万的净利润。
同日,美克家居同步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8.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4%;实现净利润-1.5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3.57%;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显示出成本管控略有成效。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