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网
热门关键词:营销 
g559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前沿 >

相对于开户人数,实际缴存人数比例仅22%个人养老金推广需撬动资金缴存意愿

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4-11-26 10:09:08   阅读量:19710   

个人养老金试点已有2年。数据显示,2年来个人养老金试点取得明显成效,6000多万人开通账户,836只产品上架。

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试点总体上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开户人数快速增加、金融产品种类丰富。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需有效激活资金缴存意愿,适当放宽对覆盖范围的限制。

银行系产品占据主流地位

从开设账户、账户缴费、购买产品到领取资金,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实现各个环节的畅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已有6000多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

从产品供给角度看,银行系产品占据主流。截至11月25日,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共有个人养老金产品836只,包括466只储蓄类产品、200只基金类产品、144只保险类产品及26只理财类产品。

2年来,银行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一是提供“入口”,二是提供产品。截至2024年6月末,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销售规模超47亿元,19家销售银行为个人养老金投资者开立理财行业平台个人养老金账户超过50万个。

其中,绝大多数理财产品实现正收益。申万宏源研报显示,截至11月13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均值为3.69%,表现较为稳健,超过八成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在3%以上,农银理财两只产品年化收益超过7%。不过,也有个别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未能达到业绩比较基准。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2年来,总体上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开户人数快速增加、金融产品种类丰富。”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让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获得初步发展,也让试点地区的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有了更多了解。金融机构也从中获益,对居民投资个人养老金的具体需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积累了金融服务经验。

投资型养老理念开始渗透

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的一大意义在于让居民了解认识投资养老的重要性。数据显示,31岁至40岁的中高收入人群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缴费和购买产品的主力军,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希望为退休养老做好提前准备。

不过,当前个人养老金存在“开户热,缴费冷”问题。一位股份行分行个人金融业务负责人表示,前期银行在推广个人养老金账户时通常会附带一些返现优惠,但从后期的缴存情况来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缴存比例并不高,不少人处于观望状态。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金维刚认为,从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五方面问题:一是实际缴存资金和进行投资的人数占比较低;二是可供选择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众多,但分布不平衡,多数集中在银行定期存款类品种;三是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被排除在外;四是税收优惠力度不足;五是参与者选择投资产品的范围有限。

娄飞鹏介绍,个人养老金“开户热,缴费冷”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相对于开户人数,实际缴存人数比例低,仅为22%;相对于税优政策规定的12000元的缴存额上限,个人实际缴存的金额比例低,仅为25%;实际缴存额中用于投资的资金比例低,约为61%。

激活个人养老金缴存意愿

个人养老金是我国养老金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计划将个人养老金试点项目逐步推向全国。

撬动更多人缴存个人养老金,是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当务之急。金维刚建议,要适当放宽对纳入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范围的限制,将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纳入其中;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对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全过程免税的EEE模式;加强对适用于养老投资的金融产品的研发,对个人投资的专业咨询服务,以及对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监管体系,确保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平稳运行和资金安全。

“初步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的条件基本具备。”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认为,考虑到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迫切性,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同时,部分中小银行具有客户渗透率高、消费者认可度高、业务管理规范的优势,可以择优将更多中小银行纳入养老金业务办理机构范围。

从银行理财参与养老体系建设着手,工银理财总裁高向阳建议,有必要引入长期限增量资金。他表示,要推动银行理财纳入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纳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本养老金等管理人名单,进一步拓展养老理财、个人养老金账户等试点范围,适度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税优额度,提高客户通过个养账户开展养老投资的积极性,让理财在服务整体养老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分享到:
精彩热图
热门标签    网站介绍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2- 中国营销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邮箱:hchchc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