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宇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
9月2日3时30分前后,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广东珠海金湾区,成为今年来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
经济发达程度与灾害受损程度往往相伴而生,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单位面积固定资产及产值多,一旦受灾则损失严重。广东是海洋经济大省,连续20多年领跑全国,但广东也是海洋灾害重灾区,每年至少要受到近4个台风入侵,受灾损失数亿到数十亿元不等。
建设海上新广东是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十大突破内容之一,铆足了劲要站在更高层面,对标、对表世界最优秀、最先进、最强、最高程度现代海洋城市标准,谋划建设广东现代海洋城市。要建设现代化沿海城市带、产业聚集带、滨海旅游带,推动粤北地区加快融湾向海,全域参与、全面建设海洋强省。要做大做强临港重化、海工装备、滨海旅游等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打造海上粮仓、海上矿山、海上药库、海上油田。
所有这些都需要海上防减灾系统的保障,需要筑牢海上新防线。
一是要靠高科技。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里的“道”就是高科技,面对全省4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4114公里的海岸线和1400多个海岛要统筹谋划,加强海洋系列卫星、远程监测站、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海底光缆电缆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海洋智能制造能力,构建海洋智能服务体系。优化气象数据开放层级、提高对核心企业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盘古气象大模型的预测水平,为经济、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不同时空尺度的精准服务,把防灾减灾主战场变成“科技下海”大市场。
二是要做足防的文章。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动态评估和常态化防控机制,加强海上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风险管控。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提高海洋灾害及衍生灾害链综合监测。同时要善用自然力量,充分利用红树林防减灾能力,把全省上万公顷的红树林保护好、用好。
三是要下足减的功夫。做好减灾预案,建设韧性城市。
四是要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双多边海上安全、防灾减灾合作,提升国际海上通道安保、搜救等能力,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海洋治理公共产品。开展全球海洋观测、海平面上升、海洋微塑料、海洋酸化等领域科研合作。
五是要开展中国叙事。提高“大减灾”传播能力,把自然岸线资源管控,海岸带、近海海域、海岛等保护与修复,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低碳无碳岛建设等纳入到减灾传播体系中。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