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网
热门关键词:营销 
g559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资讯 >

还挺“惠”拍!平安银行信用卡用一支TVC讲透“花钱的艺术”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25-05-21 16:44:58   阅读量:16039   会员投稿

每年一到5月下旬,情绪营销和促销战役就密集登场。一边是“520”情侣经济的甜蜜氛围,一边是“618”电商节的理性比价场,这一“爱”一“省”的交汇处,既是品牌争夺年轻用户心智的战场,也是一场创意力与营销力的正面较量。

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没有像传统金融一样广告轰炸,而是推出了一支温情TVC,把信用卡权益用一种更情绪化、更生活化的方式讲述出来——不仅讲“怎么省”,更讲“为什么花”,精准触达年轻人用卡消费的真实生活场景和心理期待。

平安银行信用卡618全民巨惠购活动既是一场内容营销的范本,也是一套品牌年轻化叙事的有效范式。

信用卡,不只是“能刷”

更能“会过”

为什么一支金融品牌TVC能让年轻人直呼“这就是我家日常”?核心在于平安信用卡找到了消费工具与情感共鸣的巧妙连接点。

1、“小夫妻的日常”成就大情绪共鸣

TVC以一对年轻小夫妻的家庭生活为切入点——从卧室里四仰八叉的赖床、卫生间里舞动的刷牙互动,到家务分工的和谐、朋友聚会的欢闹,将信用卡使用场景彻底 “去金融化”,转化为 “消费有惊喜,积分当钱花”、“分期享免息,每分都值得”的自然动作。

还挺“惠”拍!平安银行信用卡用一支TVC讲透“花钱的艺术”

比如男生用信用卡给宠物换智能投喂器时,“笔笔优惠10%”的权益提示不是生硬口播,而是通过狗粮颗粒落地的音效和宠物开心进食的画面自然带出,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缩影,产生强烈的情绪共鸣。

2、一个“花”字,串起消费理性与生活浪漫

创意最妙的是对“花”的双关解构:

物质之花是支付宝/京东积分加倍、积分抵现的“惠花”智慧 ——浇花场景中,水流勾勒出“积分加倍生长”的动画,让“积分当钱花”变成可视化的“花开时刻”;

精神之花是用消费构建生活仪式感的“花样哲学”——夫妻K歌、装饰新房,暗喻“花钱是为了把日子过成花”的价值观。

还挺“惠”拍!平安银行信用卡用一支TVC讲透“花钱的艺术”

而 “分” 的概念则藏在分工与分期的呼应里:开启家务模式时两人碰拳击掌,男生擦空调女生用水果犒劳男生,既展现“惠分”带来的压力分担,也传递 “分享生活、分担家务才是家”的情感内核。

3、温馨快节奏,打破金融冷感

不同于传统金融广告的说教,这支片子采用明快的色调,强化了生活代入感与传播亲和力。

还挺“惠”拍!平安银行信用卡用一支TVC讲透“花钱的艺术”

同时,将“积分当钱花”“分期免息”等权益信息以插入式的方式自然植入,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品牌信息,实现自然种草。

让权益变内容

让内容成转化

在“信息过载”的618战场,平安信用卡的传播策略堪称“反向操作”——不做促销清单轰炸,而是把权益包装成故事里的惊喜彩蛋,用户在被吸引、被打动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品牌福利的完整认知。

还挺“惠”拍!平安银行信用卡用一支TVC讲透“花钱的艺术”

1、权益优惠故事化,巧妙实现用户“种草”

平安信用卡将“惠花”和“惠分”的权益融入到故事中,把 “薅羊毛”变成“生活剧情”,让权益自带传播力。

在“惠花”方面,支付宝积分加倍、京东积分加倍、积分抵现等权益,成为了小夫妻生活中的 “惊喜彩蛋”,让 “积分当钱花” 不再只是口号。

在“惠分”方面,分期免息叠加满减(如淘宝至高150元),搭配“橙意回馈抽奖计划”,降低了消费门槛,让分期成为了分担压力、分享幸福的方式。

还挺“惠”拍!平安银行信用卡用一支TVC讲透“花钱的艺术”

2、双节点捆绑,制造浪漫经济×理性消费的化学反应

选在520发布TVC堪称神来之笔:

选择在520这个情绪高点发布TVC,既借势放大了品牌热度,同时与“家”的主题深度匹配:用“家的温暖”承接520“爱的表达”,让“信用卡”从“消费工具”升维为“构建家庭的伙伴”。

与此同时,从520秀恩爱到618囤家用品,双节点捆绑无缝衔接年轻人从“浪漫仪式”到“务实生活”的消费链路,提前锁定节日消费心智,为618消费热潮提前预热。

金融品牌的年轻化沟通

正在从“比价”走向“比情绪”

在“满减计算器”刷屏的618,这支TVC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本质是完成了金融营销的三重叙事升级:

1、从“工具思维”到“生活提案”:重新定义信用卡的角色

传统金融营销总在强调“我能帮你省钱”,而平安却在说“我能帮你把日子过成花”。当积分加倍对应“浇花时花开得更盛”,分期免息对应“给爱人换个新游戏机”,信用卡就不再是“月底要还的账单”,而是“让生活更美好的杠杆”。

这种从功能性价值到情感性价值的跃迁,精准踩中了Z世代 “拒绝工具人消费,追求消费意义感”的心理需求。

2、从硬广灌输到内容共生:让权益成为故事的“自然肌理”

令人反感的金融广告,往往是“开口即权益,闭口讲利率”。但平安信用卡618全民巨惠购这支片子里,“多平台分期免息”藏在夫妻分工的蒙太奇里,“积分抵现10%”躲在宠物的萌点中,每一个权益都是剧情推进的“道具”,而非打断叙事的“弹窗”。

这种“内容即权益,权益即故事”的创作逻辑,让用户在“看故事”的过程中主动接收信息,甚至二刷时还能发现新“彩蛋”。

3、从价格厮杀到情绪共鸣:在理性消费中注入感性因子

618从来不缺“省钱攻略”,但缺少“为什么而省”的答案。

平安银行信用卡618全民巨惠购活动用“把花花世界变成家”的核心概念,给“省钱” 找到了情感支点——不是为了省而省,而是为了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而省。

当年轻人为“给狗狗买自动喂食器分期”“用积分给父母兑体检卡”买单时,他们买的不是 “分期服务”,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和家人”的可能性。

营销启示:

当“惠花惠分”变成“会生活会爱”,品牌该学会哪些新法则?

平安信用卡推出的《爱,你挺“惠”啊》温情TVC,以家庭生活为场景,通过“惠花”“惠分”双主线,将信用卡权益与生活智慧相结合,同时借助多平台投放和社交话题传播“618用平安银行信用卡,你挺‘惠’啊”活动主题,实现了品牌年轻化叙事和消费转化的双重目标。

不仅如此,这场Campaign还为金融行业乃至所有消费品牌提供了三个新思路:

1、营销不能只谈利益,更要讲得动人心:

平安信用卡没有单纯强调优惠力度,而是通过温情的故事和生活场景,触动用户情感,让用户在情感共鸣中接受品牌。

2、内容即产品,内容种草应成为转化环节前的标配:

将权益信息融入到故事中,让内容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使用户在观看内容的过程中自然了解品牌福利,提高转化效果。

3、年轻化传播≠追热点,而是要洞察情绪、把握语境:

精准把握年轻用户的情绪和消费理念,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用年轻人的语言和语境进行沟通,才能真正吸引年轻用户的关注。

这么有温度的618营销,平安信用卡真的挺“惠”。

(来源:4A广告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分享到:
精彩热图
热门标签    网站介绍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2- 中国营销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邮箱:hchchc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