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马嘉璐
5月21日,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在广州举行。在出席论坛前,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采访,谈到了中国科技产品应用、大湾区发展科创的潜力以及在科研方面保持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与媒体交流过程中,莱维特还“意外”向外界透露他B站UP主的身份。他表示,科学家有义务把科学之美带给大家,通过B站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B站网友会提问科学家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科学家的职业,就像任何职业一样,如果不接触就不容易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莱维特称,让年轻人知道科研是怎么一回事,让尽可能多的年轻人对科学感兴趣就是他的目标。
《21世纪》:您是否用过中国的科技产品应用?您认为这些应用具有怎样的特点?
《21世纪》:您如何看待中国科技产品或应用的发展潜力?
迈克尔·莱维特:我们正处于一场信息革命的前沿。我用ChatGPT已经五个多月了,这个应用确实很厉害。我的意思是,它能够很好地检查一段话是否完美地表达,比如翻译,它是否完美地从英语翻译成汉语。如果用早期的翻译方法,比如用谷歌翻译,总是翻译成错误的词。
我认为这些应用程序非常具有创新性。而且,我当然希望在未来我们不会有信用卡,不会现金,所有的预约都是通过应用程序进行。我现在在美国也是通过APP预定航班。这种方式很好也很可靠。在中国,预定酒店和火车票也都是这样预定的,而且非常容易管理。
《21世纪》:在发展科技创新方面,大湾区有怎样的优势?有怎样的前景?
迈克尔·莱维特:我要讲的一件事是,我们从生物学中学到的一课是多样性是伟大的。广州、深圳和香港彼此非常不同,这些地区也非常开放。这三个地方若加强联动,发展潜力将会很大。当然,我们还需要意识到竞争是存在的。
记者:你如何看待科学研究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迈克尔·莱维特:我认为国际合作和中心研究至关重要。科学界从很早开始就是开放的,自从17、18世纪开启科学新阶段以来,科学家就通过出版物向外界公开信息。所以我认为,大多数科学研究都是开放的。以美国为例,在1945年到1950年之前,许多来自美国的学生去欧洲学习。当时欧洲的两个主要中心是德国和英国,吸收了各地的学生来学习。这就是国际合作。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也看到许多中国学生和科学家在美国和欧洲学习。在不同部门都能工作一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迈克尔·莱维特:自从新冠全球大流行以来,交流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交流和人员互动面临着一些阻碍。所以现在加强交流就至关重要。我认为这个论坛特别好,因为它是多学科的,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比如我对物理、能源、经济等许多不同领域的概念感到困惑,就会经常发现,真正有趣的科学是当两个不同领域接触的时候。比如物理学和经济学,或者医学和计算机。这些领域互动会产生令人期待的新事物。
记者:大湾区在促进全球科学合作和交流方面起着什么作用?
迈克尔·莱维特:我认为大湾区正在非常努力地尝试,连接粤港澳三地。香港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深圳在中国的角色特别,这种连接正是大湾区真正优势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刚起步不久,湾区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很多经验。我所在的斯坦福大学就在旧金山湾区。湾区的有趣之处在于有许多河流和海湾,所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很长时间,如果这里的互联互通最终可以实现像美国的湾区一样,潜力将是惊人的。现在还需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迈克尔·莱维特:我基本上一年差不多会发三、四次,或者在直播间回答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提问。那些问题都很好。网友们发给我六个问题,我每个问题都回答了五、六分钟。这和真正的采访不一样,我坐在摄像机前,我的妻子莎伦帮助我操作摄像机,提的问题也很好。
我之前可能不会这么做,因为担心会没有科学家的样子。但是,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的一件事是,赢得诺贝尔奖是你必须对科学有把握。但你能够被选中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一次机会。即便没有被选中,科学家也有义务把科学之美带给大家。所以B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其次,我与年轻的中国学生交谈,他们每个人都很兴奋,充满兴趣,对up主也很信任。科学话题会比较严肃。有时社交媒体会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事情,会被人们突然转发。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社交媒体需要相对严肃的话题。B站网友会提问科学家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科学家的职业,就像任何职业一样,如果不接触就不容易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让年轻人知道科研是怎么一回事,让尽可能多的年轻人对科学感兴趣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的目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